WELCOME - 國內新聞
|
|
院校里的e-learning學習
企訓方舟e-learning課件 近日,筆者參加了北京的一場關于院校e-learning應用與實施的大型論壇。該論壇超過百余家國內的大中型院校參加。分享了關于教育信息化創(chuàng)新與發(fā)展、大數據與移動學習應用創(chuàng)新等學習內容。針對于院校的e-learning應用與實施筆者小有感觸,也非常希望與大家分享。 一、e-learning在院校應用的現(xiàn)狀: 在會議上某高校院長在分享目前院校e-learning在應用與實施上的現(xiàn)狀,及一些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。主要表現(xiàn)為: 1、轉變觀念:院校在e-learning的使用上,由于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及教學理念,所以在e-learning的應用程度上還不是相對同步。這就需要我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,與時俱進,與市場上走在前列的院校進行溝通、交流,尋求附和自己院校在歷史背景及文化傳承等一些特色的e-learning實施形式。 2、把握內涵:我們在e-learning的使用上不應該為了網絡化而網絡化。而是應該通過網絡化實現(xiàn)學習的現(xiàn)代化,經過宏觀的指導、資源的建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及內容體系。當然,這也離不開資金與制度的支持。 3、共享機制是重點:不論是政府、學校,或者是企業(yè),如果能夠將各自的、可以通用的一些課程資源進行共享。那么,這個資源將是越來越豐富多彩,越來越能夠起到幫助更多人的效果,學院路的教學聯(lián)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。 那么,在以市場信息化為主的今天,院校怎樣整合我們的資源是一個宏觀且長遠的命題。除了我們與國內做的比較好的院校進行溝通、學習、整合資源以外,我們也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教學資源。比如,某高?!蹲吭焦こ處煛返木€上教學,就是引進國外GE的課程內容,使教學國際化,從作業(yè)到評分,全部都是網絡實現(xiàn)。說到國際化,在院校里,很多老師也是用了一翻心思的,比如,他們會建立一些QQ群,通過QQ與境外的學校進行學習理念上的互動與學習。所以說院校中的教學,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共享化、國際化。 在大學里面,網絡教育只是一種學習工具,可以提升教育質量,跨越時空界限。大學里面點擊量最高的是類似于《心理學》、《欣賞》、《鑒賞》之類的課程內容。具體到一些實操的課程資源就比較少。所以,我們說院校的網絡學習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,從理念到內涵,再到資源共享、國際化。 二、e-learning之移動學習 1、移動學習的現(xiàn)狀: 移動學習是基于如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等載體的一種實時學習形式。有數據顯示,2013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超過2.16億,占總體出貨量的51%。其中安卓和IOS有90%的占有率,大部分用戶已經接受了這種學習形式。 預計未來的3-5年內,移動學習的投入將達到90億美元左右。主要集中在:美國、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臺灣等國家。由于移動學習的方便性、及時性,更多的應用將出現(xiàn),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學習模式。 2、院校里的移動學習 院校里的移動學習有以下幾個特點: 1) 現(xiàn)在的應用軟件是全球性的,使用者有著不同的背景。對于應用軟件的使用與分享,實現(xiàn)了資源共享的目的。 2) 移動學習過程中每個人有自己的習慣,如:登陸時間、學習時長、學習重點等。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與分享。 3) 學習的進展不同。如:某學生對數學感興趣,每天學習一至兩個小時。其它人可能會對英語感興趣,每天只學習10分鐘的口袋英語。 4) 教學并不是單向的。用戶可以用這些資源的準確度、學習感受等發(fā)表建議、評論。 5) 社交網絡關系。年輕人都喜歡有自己的圈子,現(xiàn)在比較流行的BBS、論壇等也可以應用到校園的移動學習上面來。 由此可見,移動學習有量大、高速、多樣、真實、價值等特點,在校園里實施移動學習的益處就是,可以提高信息的準確度和可靠度;可以實現(xiàn)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;可以利用社交網絡關系實現(xiàn)合作式學習;加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和趣味性。 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移動學習在校園里實施的確成為一種不錯的學習形式選擇。我們對移動學習的未來展望,希望它可以基于移動上網的基建服務、移動裝置的不斷完善、應用程序的開發(fā)與優(yōu)化為基礎,能夠實現(xiàn)豐富的社交網絡學習。我們在不斷完善大數據應用技術的同時,還要思考其它發(fā)展中的概念,如以完成教學目的為主的策略游戲形式等。 三、院校應用的國內與國外經驗分享 1、國內: 1)大學 目前,國內院校e-learning應用的比較好的,以主流城市有資金實力、政策依托的學校為主。大學中對網絡學習使用上包括:課程講授、作業(yè)派發(fā)、作業(yè)匯總、興趣類課程分享等。主要表現(xiàn)形式以老師視頻、三分屏、flash課程為主。移動學習也已經成為未來教學應用形式之一。如:廣州廣播電視大學、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、東北財經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等,在e-learning應用與使用上有著比較先進的理念與實操經驗。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早在2003年左右就將e-learning學習應用在遠程繼續(xù)教育上,自主開發(fā)、建設了一系列以學歷教育為主的線上培訓課程體系。東北財經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也以先進的教學理念,從傳統(tǒng)的講師視頻、三分屏模式的課程表現(xiàn)形式,逐漸搭建以flash精品課程及移動學習為主流的遠程學習系統(tǒng)。 2)職校 除了大學,e-learning在職校里的運用越來越規(guī)范化、普遍化。由于職業(yè)學校的特點是以技能為主,所以各種附和該專業(yè)性質的實操類的課程內容成為主流。以河南某衛(wèi)校為例,將每個專業(yè)的概述、癥狀體現(xiàn)、護理要點、注意事項、章節(jié)考核等課程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、梳理,結合視頻分析,通過簡潔明了的課程內容,可以達到使學生快速了解課程重點、掌握技能知識點的目的,再加上每章結束后的測試題目,可以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,自測自己的學習成果,并不斷改善。 國內職校除了河南某衛(wèi)校正逐步打造、建立完善的課程系統(tǒng)外,天津某職校的網絡課程表現(xiàn)形式也從三分屏、flash等精品課程形式,逐漸豐富到2D、3D等虛擬現(xiàn)實表現(xiàn)形式。 2、國外 近年來,加拿大農村小規(guī)模學校為了克服教育資源的分散和短缺,廣泛應用e-learning 模式,為農村學生創(chuàng)設了一種新的學習環(huán)境,完善并擴大了傳統(tǒng)學校的教學功能。該模式的應用為促進加拿大農村偏遠地區(qū)的教育發(fā)展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對我國中小學遠程教育的發(fā)展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。 在美國,運用大數據的Arizona state University(亞利桑那州立大學)不僅實現(xiàn)了網絡的教學、分享、考試等基礎功能,該大學還利用系統(tǒng)的全自動電子顧問來評估學生應該學習哪些科目,并有電子顧問跟蹤學習進度,大大提升了留校率。并結合predictive analytics預測分析系統(tǒng),評估出有危機的學生,做出相應的改善計劃。 實際上,e-learning模式的內涵涉及了教學媒介、學習方式、師生關系、教學目標等多個方面,其實質在于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,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作為平臺,通過教育環(huán)境、教學內容、學習工具的數字化,來改變傳統(tǒng)教學中教師、教材、教學媒體的作用以及它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,促進傳統(tǒng)教育觀點、教育模式的全面變革,實現(xiàn)一種全新的學習與教學模式。e-learning系統(tǒng)特定的教學原則是:創(chuàng)設真實情境,強調自主式學習、協(xié)作式學習和發(fā)現(xiàn)式學習。
來源:企訓方舟投稿 ? 姜丹 |
|